喘,呼吸喘促;冒,眩冒。即呼吸喘促而头目昏眩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人小便不利,大便乍难乍易,时有微热,喘冒不能卧者,有燥屎也,宜大承气汤。”
【介绍】:见陈元赟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状如莲花,层层叠起,有细孔,痒痛出脓水。”即肛漏日久,外口肉芽增生,时出脓水而自觉痒痛者。宜如圣散外敷,内服槐角地榆丸;或手术治疗。参见漏条。
证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又名内陷。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。参见三陷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蠹疽。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。即漏谷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西洋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琼瑶神书条。
金代医官职称。系仅次于提点、太医院使的官职,官阶从六品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①手指。《素问·五脏生成篇》:“指受血而能摄。”②足趾。《素问·厥证》:“阴气胜,则从五指至膝上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