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蛇含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摘录》卷二。即疠风。见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狗筋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又名薅田藨根。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 L.的根。苦、甘,微寒。清热凉血,祛风利湿,散瘀消肿。①治感冒发热,咽喉肿痛,咯血,吐血,衄血,便血,崩漏,风湿痹痛
书名。1卷。清·刘吉人撰。刘氏认为在需要调理的慢性病中,“内有伏邪为病者,十居六七,其本脏自生之病,不兼内伏六淫,十仅三四”(见自序)。书中分别阐述伏燥、伏寒、伏风、伏湿、伏暑、伏热的证治较详。此书有
病名。出《脉经》。指崩下之血为青色者,临床极少见。治疗参见血崩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字冰壑,号敬直老人。泰宁(今福建泰宁)人。精医术,尤擅长养生,并据宋·陈直《养老奉亲书》予以增订补充,编成《寿亲养老新书》三卷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腓腨发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治疔大全》。即断指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真菌》。为树舌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