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泽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轮廓无伤,但视而昏花,开闭则干涩异常,掀睑细看,外面养睛神水,有若蜗牛之涎,涎游于黑白之间,徒光无润,须臾风轮内外,气象渐变,枯败如死人,故曰神气枯瘁。”类今之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骆驼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丁锦条。
五善之一。身体轻便,心静不烦,指甲红活,起坐安宁者为肝善(见《外科正宗》)。
指六气所致之郁证。《不居集·诸郁》:“外郁者,六气之郁也。六气伤人,皆有传变,由轻及重。惟外郁之症,只在本经,聚而不散,有失升降变化之权,胶结不开,厌厌有似虚损痨瘵之症。”又:“此外郁之类损者,盖气血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即瘭疽。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强间,见该条。
指第五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五椎下间主肝热。”
指分娩时,产妇直肠脱出。见宋·陈选《妇科秘兰》。即盘肠生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