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蝮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黄药子,详该条。
见针灸素难要旨条。
《不居集》上集卷十七方。乌梅肉二两,巴豆霜(去油)五粒。乌梅肉水煮烂,候水少干,入巴豆,煮片刻,搅如稠糊,取出捣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七至十五丸,生姜煎汤送下,不拘时服。治胸膈久为顽痰所害,面色青白浮肿
阴阳二气的交会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天地气交,万物华实。”
见《中药通报》5(1):26,1959。即大金钱草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五十六。又名蚘心痛。
见《白喉忌表抉微》。系治疗白喉病的一种药物分类。“正将”中的上层镇药为:大生地,元参,煅石膏、麦冬。“猛将”中的上层镇药为:龙胆草、生石膏、犀角。“次将”中者为生地、粉葛根。详见白喉正将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。又名代甲、糟指、土、爪、淪指、遭指。系由指、趾外伤感染或火毒蕴结而成的指甲两旁及指甲内急性化脓性感染。《疡医准绳》卷三:“代指者,先肿焮热痛,色不黯,缘爪甲边结脓,剧者爪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枫柳皮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