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医学分科之一。宋代未独立设科,元、明代医学分十三科,始独立设咽喉科。参见十三科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手心主之别,名曰内关。去腕二寸,出于两筋之间别走少阳,循经以上系于心,包络心系。”脉从腕后2寸的内关穴处分出,出行于两筋之间,与本经相并上行,维系心包络,联络心系(心脏
《灵枢经》篇名。张景岳注:“阅,外候也。使,所使也。五脏藏于中,五官见于外,内外相应,故为五藏之阅。”本篇主要论述五脏与五官、五色内外相应的关系。外察五官五色,可以测知内在脏腑的病变;而内在脏腑的病变
见《陕西中药志》。为天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苍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饶鹏条。
艾灸和针刺的合称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灸刺之道,得气穴为定。”
病证名。《幼幼集成》:“气虚身热,得之伤暑。婴儿之患,夏秋为甚。”有阴阳二证。阴暑者,因暑而受寒,不慎口腹,过食生冷瓜果,凉茶冷水,以致寒凉受脏,而为呕吐泻利,腹痛等症。治以温中为主,加味五苓散;不应
见本草纲目万方类编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五灵脂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