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时病分证表

时病分证表

书名。3卷。彭光卿辑。初刊于1941年。本书按雷丰时病论》原意,分述时病的病证、治疗诸法及成方。编述以表格为主,治疗诸法用歌括加按语的形式予以阐析,条理比较清楚。1955年上海中医书局重印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薏米

    见《药品化义》。即薏苡仁,详该条。

  • 家蓼

    见《新疆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肛痈

    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肛门四周红肿作痛……一处出脓者为肛痈。”证治同脏毒。见该条。

  • 刘克用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全备条。

  • 补骨鸱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补骨脂,详该条。

  • 形气相得

    指病人的形体与气机活动相协调的现象。如形盛气亦盛,形虚气亦虚。这些病人,即使病较重,预后仍较好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形气相得,谓之可治。”

  • 摆子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墓头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湿热条辨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薛雪撰,撰年不详。此书专论湿热病证,共35条。每条均有薛氏自注。重点辨析湿热受病的原委,各种临床表现及治疗,指出湿热多由阳明、太阴两经表里相传。其立论和治法为后世所宗。嗣后章虚谷曾加注

  • 气虚经行先期

    病证名。属经行先期证型之一。多因素体虚弱,忧思伤脾,或饮食不节等。以致中气不足,冲任失固,经血妄行,症见经期提前,血量较多,色淡红,质清稀,面色白,精神疲倦,气短懒言,不思饮食,或心悸,小腹空坠等。治

  • 丹皮

    见《本草正》。为牡丹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