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新编伤寒论类方

新编伤寒论类方

伤寒论》方著作。刘渡舟编著。作者推崇清徐大椿伤寒论类方》,但认为该书“文简而义略”,遂予阐论补充。全书自“桂枝汤类概述”至“杂方类概述”共十八类方。各方体例分概述、方名、药物组成、煎服法、加减法、适应证、原文、方义、选注、按语、方歌、医案选录十二项,用以增强读者对《伤寒论》方证之认识和提高其应用水平。1984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草河车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七叶一枝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臭芙蓉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万寿菊之大者,详该条。

  • 钉头翳

    病证名。见明·邓苑《一草亭目科全书》。因黑睛生翳似钉头而得名。即钉翳。详该条。

  • 喇叭花子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牵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产后编

    参见女科、产后编条。

  • 筋痹

    病名。①指风寒湿邪入侵于筋所致的痹证。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:“病在筋,筋挛节痛,不可以行,名曰筋痹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二十:“《内经》曰: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。又曰:以春遇此者为筋痹。其状拘急,屈而不

  • 右痪

    即右半身不遂。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。参左瘫右痪条。

  • 撅骨伤

    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尾骨伤。见尾闾骨伤条。

  • 足髎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阳交,见该条。

  • 足厥阴脉

    经脉名。即足厥阴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:“厥阴脉:系于足大指(丛)毛之上,乘足〔跗上廉〕,去内腂(踝)一寸,上腂(踝)五寸,而〔出大(太)阴之后〕,上出鱼股内廉,触少腹,大渍(眦)旁。是动则〔病:丈〕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