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挟热腹痛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三间,见该条。
①见《浙南本草新编》。为小叶蛇总管之别名。②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菝葜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金匮要略编注条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即榼藤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道家、医生。撰有《延寿赤书》1卷。
借用五行学说中关于水往下流的自然现象,比喻水湿邪气所致病变有向下趋势的特点,如腹泻、下肢倦怠和浮肿等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小儿药证》一卷,已佚。现有从《医方类聚》的辑本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牵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七方。轻粉、乳香、松香各等分。为细末,香油调稠,用夹纸一面以针密刺细孔,将药夹搽纸内,先以葱汤洗净患处,将药纸有针孔一面对疮贴之,三日一换。治臁疮初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