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摇摆触碰法

摇摆触碰法

中西医结合正骨八法之一。横断骨折经过适当手法使之基本复位后,可用本手法。即一手固定骨折部,并将骨折远端向左右上下稍稍摇摆,再沿骨折纵轴加以对挤,使已复位的骨折断端面接触得更加紧密稳固,并可藉以检查骨折端复位的正确与否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指针疗法

    又称指压疗法、点穴疗法。是指以手指于选定穴位上进行按压、爪切或掐拿等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。以手指代替针具进行刺激,早在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记载。《素问·病能论》所述:“其中手如针也,摩之切之。”即是指此

  • 铜人

    ①以铜质制成的人体经穴模型。1026年(宋天圣四年)王惟一奉敕创制。铜人内列脏腑,外标经穴,有孔通其内,其旁以错金注出穴名,专供针灸教学之用。明、清以后又制造过大小铜人多座。②书名。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

  • 恶实根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牛蒡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箭头针

    古针具名。即镵针。《针灸大成》:“镵针……今之名箭头针是也。”

  • 气衰呕吐

    病证名。清·罗应章《经验医库》:“气衰呕吐,是脾胃气虚不化。”症见呕吐,面白唇淡,形寒胃冷,口渴不欲饮水。治宜健脾益气。用加减六君子汤。参见脾虚呕吐症条。

  • 阴阳自和

    指人体正气的自然调节机能,不假药物而能恢复健康。临床过程中出现体温正常,气血调和,食欲增加,二便通利等,是阴阳趋向平衡的现象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凡病若发汗,若吐,若下,若亡津液,阴阳自和

  • 眼疸

    病证名。由脾经风热所致。症见下睑内生肉粒,色黄而软,细小如粟。治宜祛风清热。可选服银翘散或驱风散热饮子加减。外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。参见粟疮条。

  • 月经

    名词。出《素女经》。亦名月水、月水汁、月信、月行、月汛、月使、月运、月事、月经水、月脉、月客、月浣、月候、月候血、月期华水、月漏、月潮、月露、红脉、红漏、红潮、血经、血信、血脉、经水、经月、经汁血、经

  • 肩中俞

    经穴名,代号SI15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小肠经。位于背部,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,《循经考穴编》)。另说“大杼旁二寸”(《医学入门》);“肩外俞上五分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

  • 正元汤

    见《兰室秘藏·阴痿阴汗门》。即固真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