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南京民间药草》。为珍珠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略六书·泄泻》。又称酒泄。参见该条。
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水蛊候》:“水毒气结聚于内,令腹渐大,动摇有声,常欲饮水,皮肤粗黑,如似肿状,名水蛊也。”即水鼓。详该条及蛊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王不留行之简称,详该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蚕豆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亦称贲豚。《诸病源候论·积聚病诸候》:“肾之积名曰贲肫,发于少腹,上至心下,若肫贲走之状。”详贲豚条。
病证名。见王之翰《妇科胎产百病》。即妊娠身痒。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经闭。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瑞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头皮癣疾之一。出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五。又名癞头疮,秃疮、白秃。由风邪袭入头皮腠理、结聚不散;或由接触传染而发。多见于小儿。初起头皮毛发根部出现灰白色屑斑,小如豆粒,大如钱币,日久逐渐蔓延扩大成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