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阳气受伤。可由于:①病程中过用苦寒药,或因发汗、泻下过甚,伤及阳气。②寒邪直中或内寒阴气偏胜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阴胜则阳病。”③暴喜伤阳,心神浮越,阳气易于耗散,出现心悸、怔忡、精神恍惚、失
《圣济总录》卷二十方。炮附子、独活、天麻、桂、当归各一两,防风、川芎、丹参、草薢、菖蒲、黄芪、细辛、山茱萸、白术、菊花、牛膝(酒浸,焙)、枳壳(麸炒)、炙甘草各半两。为粗末,每服三钱匕,加生姜三片,水
消法之一。即帮助消化、增进食欲的治法。详醒脾、消食导滞、补脾益气等条。
【介绍】:见卢之颐条。
出《灵枢·痈疽篇》卷九。即生于股骨及胫骨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条。
见《集验简易良方》卷一。即蟾酥丸第六方,见蟾酥丸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见保赤存真条。
传说中上古人物,三皇之一。传其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。“伏羲制九针”的传说,印证了中国针灸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史实。
【介绍】:见吴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