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扑地金钟

扑地金钟
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金边兔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岐伯

    【介绍】:传说上古时代医家,后人又称岐天师。相传黄帝与岐伯等人讨论医药而创医药,《黄帝内经》中许多重要论述多以黄帝问、岐伯答的体裁写成。参见岐黄条。

  • 李中梓

    【生卒】:1588~1655【介绍】:明末医家。字士材,号念莪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曾祖李府(字一乐)为地方武官,因抗击倭寇入侵而牺牲,父李尚袞(字补之)中进士,曾在兵部任职。他年轻时,博览群书,

  • 叶后珠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珍珠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嗌络

    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嗌,亦作咽(《甲乙经》)。咽部的脉络。

  • 阳台

    名词。出《洞玄子》。指阴道。

  • 布荆子

    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黄荆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不得偃卧

    证名。指不能仰天平卧,又称不能正偃。多因肺气壅盛或胃中不和,逆气迫肺所致。《素问·病能论》:“肺者藏之盖也,肺气盛则脉大,脉大则不得偃卧。”《素问·评热病论》:“有病肾风者,面胕然壅,害于言,……口干

  • 妊娠流涎

    病证名。涎是口液,伏于脾而溢于胃,由于孕后胞宫内实,冲脉气盛,胎气上逆,致使脾胃不和,则往往液自口流出。宜理脾降逆,调和脾胃。方用香砂六君子汤,或二陈汤。

  • 抢舌喉风

    病名。见《咽喉急症秘书》。认为是肺家之病,吃汤饮食俱要抢呛出,治须润肺疏风降气之剂。参见还食风条。

  • 呕吐之古称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洞者,食不化,下嗌还出。”《类经·脉色类》:“肾亏则命门气衰,下焦不化,下不化则复而上出,故病为洞而食入还出也。”详呕吐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