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电针机条。
①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石蒜之别名。②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薤白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苏澄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即腕痈。见该条。
见《吉林医药参考资料》(1):32,1971。为刺玫果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五。又名阴囊毒、外肾痈、囊发、囊脱、脱壳囊痈。因湿热火毒下注肝经而成。症见阴囊红肿,继而溃烂皮脱,甚而睾丸外悬。治宜泻肝火、利湿热。初用龙胆泻肝汤,后期宜滋补调理。未溃外敷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为黑脂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称食泻、食泄、积泻、食积泻、胃泻。《丹溪心法·泄泻》:“伤食泻,因饮食过多,有伤脾气,遂成泄泻。”症见饱闷恶食,嗳腐吞酸,腹痛则泻,泻后痛减,泻下不畅,粘而秽臭,苔腻,脉滑或弦紧。治宜消食和
眼科病证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目飞血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四。即腋痈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