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喉科指掌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托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辨舌指南条。
见郑氏彤园医书四种条。
出《救急易方》。为鱼腥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玄感传尸方》1卷。已佚。
病证名。多因素体阳盛,过嗜辛辣,或感受热邪,或五志化火,热郁于内,损伤冲任,迫血妄行;或忿怒伤肝,肝经火炽,血失所藏等,以致经血妄动。症见突然阴道大量出血,或淋沥日久不止,血色深红,稠粘,面赤口渴,烦
太阳厥,阳明厥,少阳厥,太阴厥,少阴厥,厥阴厥之总称,出《素问·厥论》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厥论》:“经云,厥者逆也。有寒厥,有热厥,有六经厥,有尸厥。……六经厥者,头重,足弱,发为瞑仆,名太阳厥。
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鸡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腰痛之一。见《医学入门》卷四。又名沥血腰痛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