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纲目》。指婴孩恶寒与发热同时或先后出现,及寒热往来而言。一般外感初期均有恶寒现象,继即发热。有发热与恶寒并见,有热重寒轻,有热轻寒重,均为表证。外感不论伤寒、温病,有一分恶寒即有一分表证。有表
【介绍】:见凌奂条。
通阳法之一。宣散痹阻、温通阳气的方法。如胸痹证,因胸阳不振,浊阴上逆,痹阻气机,用栝蒌薤白白酒汤。
出《斗门方》。即原蚕沙,详该条。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毛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石龙芮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钱瑛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耳鸣。详该条。
见《动物学大辞典》。为海马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