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阳不振
同心阳虚。详该条。
同心阳虚。详该条。
见清·龙柏《药性考》。即西洋参,详该条。
出《素问·痿论》。详宗筋弛纵条。
【介绍】:见范汪条。
参见舒卡·年姆尼多吉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通天草,详该条。
因素体阳虚或久病不愈,亏损过度,老年体弱所致。症见形寒肢冷,精神不振,气短而喘,腰膝痠软,阳萎,滑精,夜多小便,舌淡胖,苔白厚,脉沉迟,两尺脉弱。治宜补肾阳。
腹部的俗称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:“此人肚中寒。”
病名。又名乳汁不通、乳脉不行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:“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,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,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,虚常补之,盛当疏之,盛者当用通草、漏芦、土瓜根辈,虚者当用炼成钟乳粉、猪蹄、鲫鱼之
见柳州医话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。字敏卿,号元成。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隆庆五年(1571年)进士,曾任按察使等官职。著述不少,在医学方面,有《上池杂说》一卷、《众妙仙方》等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