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蝉花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熊宗立条。
书名。4卷,附补遗1卷。清末余伯陶编。刊于1911年。本书选集古今有关疫证的医学文献百余种,取其论辩治法编成。内容简要,但条理不够清楚,可作疫证的临床研究参考。
又称下元不固。指肾气虚而表现为肾不藏精、封藏失司的病证。症见遗精、滑精、早泄或夜尿频多,遗尿,小便失禁等。治以固肾涩精为主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石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卫生家宝产科备要》卷四。多因产时损伤冲任胞脉,产后经脉未复,劳役损伤;胞衣不下,冲任胞脉受阻或产蓐期房事过早所致。症见阴中突然大量流血或暴崩不止。治法参见血崩、胞衣不下条。
指药物作用的趋向而言。升是上升,降是下降,浮是发散上行,沉是泻利下行。升浮药上行而向外,有升阳、发表、散寒等作用。凡气温热,味辛甘的药物大多有升浮作用,如麻黄、桂枝、黄芪之类。凡气寒凉,味苦酸的药物,
参见景景医话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骨碎补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严景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