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手丫发。见该条。
指第五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五椎下间主肝热。”
【介绍】:见兰茂条。
病名。小肠气之别称。出《灵枢·四时气》。多因体虚,寒邪侵袭下焦而致。症见少腹腰脊处疼痛,牵引睾丸,甚则痛冲心胸。治宜温里散寒行气。服天台乌药散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百会,见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黄花夹竹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位于足底跟部,当足底中线与内、外踝尖连线相交处。主治失眠,脚底痛等。直刺0.3~0.5寸。艾条灸5~15分钟。
①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山莲藕之别名,详该条。②见《分类草药性》。为地笋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脏与体表部位相通应,五脏功能健旺正常,则相应体表部位形态强健,这种情况称“得强”。得强说明五脏的功能状态良好,故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认为:“得强则生,失强则死。”
见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。即夜光丸第二方,见夜光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