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醴泉
【介绍】:
见张筱衫条。
【介绍】:
见张筱衫条。
【介绍】:见翁仲仁条。
六涎之一。见于疫病之后,由肝心脾肺受其疫毒之气,以致毒涎相积而成。症见便秘尿涩,面色黯赤,浑身发热,昏昏如醉,狂言妄语,不知人事。宜用疏泄之药,取其毒气,荡下其涎。
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一。指患疮疡时,病情发展顺利的症状而言。其表现为:疮疡从小而大,疮顶高突,焮赤疼痛,根脚不散;已成则顶高根收,皮薄光高,易脓易腐;溃后脓液稠厚黄白,色鲜不臭,腐肉已脱,肿消痛
眼科病证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廿八。指宿翳之色白而厚者。《审视瑶函》卷三:“(凝脂翳症)待长大而蔽满黑睛者,虽救得珠完,亦带疾矣。治后,珠上必有白障,如鱼鳞圆状等翳,终身不能脱,若结在当中,则视昏渺耳”
即延年茯苓饮,见该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灵兰,指灵台兰室,是黄帝藏书之所;秘典,即秘藏之典籍。本篇主要讨论十二脏腑的各种功能和脏器之间的相互关系,强调心神在整体中的主导作用,说明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体,所以又名“十二藏相使论”。
经穴名。代号BL43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《医学入门》作膏肓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,第四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二、三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,深层为外侧
踝关节内、外侧的圆形骨隆起部位。
见《增订伪药条辨》。为黄连药材之一种,详黄连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均美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