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系指多种原因所致之齿牙脱落而不复生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齿牙皆是骨之所终,髓之所养,手阳明足阳明之脉,并入于齿。若血气充实,则骨髓强盛,其齿损落,犹能更生;若血气虚耗,风冷乘之,致令齿或龋
见桐君药录条。
见《女科指掌·调经门》。即经行先后无定期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黄堇之别名,详该条。
唐代医官职称,设于太医署、尚药局中,各4名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善治奇病,生平不详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顶门痈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喉科杓指》卷二:“此症肺经脉缓,寒重色紫,亦不太肿。内服凉剂,久之必烂。”指因寒邪伏于肺经所致。症见咽喉微肿不大,色紫,脉缓,属寒象。切不可作火邪治。治宜温散寒邪。可选用九味羌活汤加减;或用
病证名。即齿壅。详该条。
见本草三家合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