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眉心疔。见该条。
即苦寒清热。详该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原蚕沙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九。指丹毒之严重者。详丹毒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由内伤七情,荣卫不和而成。此证生于背部,或大或小,或肿或消,或软或硬,初发令人寒热往来。若大渴,神清,高肿,脉洪,十余日脓成者为顺。若不渴神昏,漫肿脉细,应期无脓,饮食不思者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。即齿龋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卜芥之别名。②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海芋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汇言》。为王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脬,膀胱的别称。指膀胱之气虚弱,不能约束小便的病变。膀胱与肾相表里。故此证与肾阳虚有关。症见小便淋沥不断,或小便失禁或遗尿等。治宜补肾固脬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钟岳。山东堂邑人。撰有《痘疹正宗》(1695年)2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