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地丁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龙胆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龙胆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又名风疮。古人认为因胎毒而生疮疥,系胎热外达而生。其症初如干癣,后则脓水淋漓,或结靥成片。治法参见胎毒疮疡条。
见《植物学大辞典》。为毒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即棉花壳,详该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舌心,舌的中心部分。属脾胃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太阴之正,……上结于咽,贯舌中。”
见《东北植物药图志》。为白藓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胃气不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素有胃气虚弱,产后饮食不节,重伤脾胃,胃失和降所致。症见胃脘部痞满不舒。治宜健脾益气,消食行滞。方用导功散。
见《医学入门·本草》。即大枣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即上腭痈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