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节节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锐毒,见该条。
瘟疫著作。6卷。清·刘奎(松峰)约撰于1785年。卷1述古,广采前贤有关瘟疫之论,以明其学术渊源;卷2论治,先列总论十二条,次举瘟疫统治八法等;卷3杂疫,集诸疫七十余证,列举放痧、刮痧、治痧诸法及用药
病证名。见明·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心痛。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卤碱,详该条。
外治法之一。病变部位涂药后,再加火烘的方法。适用于鹅掌风、皲裂疮、慢性湿疹、牛皮癣等皮肤干燥搔痒的疾病。
见《温热经纬》卷五。即甘露消毒丹,见该条。
病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三。由湿热阻滞肌肤或留于血脉而成。生于胫部,足腕处,患部痒痛相兼,破流黄水,甚则焮肿,疮面有钻眼,缠绵难愈。腹股沟淋巴结肿大,伴发寒热。治宜清热利湿,内服消风散或三妙丸,外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土人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