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芥菜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蔊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蔊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宋代保健机构。据载系专供宫廷人员疾病的疗养而设置的。
病名。①出《中藏经》卷三。即白疔、赤疔、黄疔、黑疔、青疔五种。白疔其根在肺,赤疔其根在心,黄疔其根在脾,黑疔其根在肾,青疔其根在肝。皆由喜怒忧思,冲寒冒热,恣饮醇酒,多嗜甘肥毒鱼酢,色欲过度之所为也。
【介绍】:见陈元赟条。
皮肤针疗法之一,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。参见滚针筒条。
见《医钞类编》。即产后玉户不敛。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桐皮,详该条。
即羊水。戴武承《女科指南集》:“养胎之水谓之胎浆。”
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脱疽。见该条。
即唇紧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两胁部肿胀疼痛。多由湿热而致。《张氏医通·诸痛门》:“两胁肿痛,或腹痛,或小便滞者,属湿热。”用龙胆泻肝汤。《辨证录·胁痛门》载有右胁肿痛是脾火内伏,瘀血存注不散而致,用败瘀止痛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