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梅疮

小儿梅疮

病名,即杨梅疮。《幼幼集成》卷四:“小儿患此者,实由父母胎毒传染而致,然非寻常胎毒可比。……小儿梅疮,最为恶候,倘发于一二月间,或半周之内,最难救治,以其毒禀先天,来路既远,方药难及,即日服数匙之药,杯水东薪,终难有济。昧者但以搽洗之法治之,适足以阻其出路,反致内攻不救。只当缓以图之,庶能保全。先以胡麻丸修制精细,每日服之,三七之后,内毒将尽,方用点药(杏仁霜一钱、轻粉八分、明雄黄一分,共研匀,外搽),不三日而疮尽愈矣。此法至神至捷,第不可用之太早,恐内毒未尽也。”本病属先天性梅毒,治疗时可以中西医结合,彻底杀灭梅毒螺旋体,以期治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内红消

    见《江西中药》。为红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肠俞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25。出《脉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大肠之背俞穴。位于腰部,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寸半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、静脉后支。主治腹痛,腹胀,

  • 目珠俱青

    病名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目珠俱青证,乃目之白珠变青蓝色也。”即白睛青蓝,详该条。

  • 土白芷

    见《闽东本草》。为山矾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甜疮

    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:“甜疮生面上,不痒不痛,常有肥汁出,汁所溜处,随即成疮,亦生身上,小儿多患之。”由湿热蕴蒸皮肤所致。治宜清热利湿。内服黄连解毒汤化裁。外用三石散麻油调敷。相当于脓疱疮。

  • 小粒蒿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,为一叶萩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花箭

    见《修订增补天宝本草》。为杏叶防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香橘散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方。小茴香(盐水炒)五钱,橘核(去壳研,压去油)、炒山楂肉、大茴香(盐水炒)各一两。为末,每服三至四钱,空腹温酒调下。治睾丸偏堕。如睾丸肿大痛甚,左右移换者,加木香、沉香各三钱,川楝

  • 脉象统类

    见沈氏尊生书条。

  • 脉语

    脉学著作。一名《脉学精华》。2卷。明·吴昆撰。刊于1584年。本书论脉简要,别有见解。作者对太素脉基本上持批判态度。书末附脉案格式,是对医者在诊病时书写病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