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病二十八候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:“气水饮停滞结聚成癖,因热气相搏,则郁蒸不散,故胁下满痛,而身发黄,名为癖黄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治癖黄用半夏散方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秋枫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直接灸。详该条。
亦称养肝。治疗肝阴虚,肝血不足的方法。症见视力减退,两眼干涩,夜盲,头晕耳鸣,或睡眠不熟,多梦,口干津少,脉弦细等。常用药物加当归、白芍、地黄、首乌、枸杞子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桑椹子等。《类证治裁》:“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医生。常以巫术治病,善治外症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学家。撰有《本草括要诗》3卷、《藏府通元赋》1卷。
见《本草备要》。为天仙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妊娠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临证指南》卷六。麻疹皮疹色红焮艳者,为赤疹。参见白疹、麻疹紫黑条。
见《医学正传》卷二。即温清丸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