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儿半身不遂

小儿半身不遂

病证名。指小儿肢体一侧运动障碍或完全丧失。《医林改错》:“小儿半身不遂,自周岁至童年皆有,突然患此者少,多半由伤寒瘟疫痘疹、吐泻等病后元气渐亏,面色青白,渐渐手足不动,甚则手足筋挛,周身如泥塑。”本证常由脊髓灰质炎、脑炎、脑膜炎、脑部外伤或肿瘤等引起。针灸治疗:上肢,取肩髃曲池列缺少商合谷手三里。下肢,取解溪风市阳陵泉足三里环跳,邪盛者用泄法,邪退正虚,或无外邪者用补法。参见小儿麻痹后遗症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酒癥丸

   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三方。雄黄(如皂角子大)六块,巴豆(不去皮油)、蝎尾各十五个。为细末,入白面五两五钱,水泛和丸,豌豆大,候稍干入麸内同炒香,将一粒放水中,如浮于水上即去麸,每服二粒,温酒或茶水送

  • 紫背天葵

    出《雷公炮炙论》。即天葵,详该条。

  • 白云母

    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云母,详该条。

  • 鼻交

    见鼻交頞中条。

  • 肠泻

    病证名。《医林绳墨·泄泻》:“肠泻则疼,或腹痛肠鸣,痛一阵而泻一阵也。此由脾气不利,阴寒留滞。宜以升提其气,又兼温而养之。”参见泄泻、脾泻条。

  • 万年藤

    ①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女萎之别名。②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关木通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肺虚损

    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即肺脏怯。详该条。

  • 张宪公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孝培条。

  • 类经图翼

    书名。明·张介宾撰。11卷。刊于1624年。本书用图解方式以辅助《类经》注文之不足,故名“图翼”。主要包括运气(卷1~2)和针灸(卷3~11)两部分。前者为有关五运六气学说的论述和图表,共80余篇;后

  • 脾虚多涎

    病证名。指脾气虚弱而多涎者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小儿多涎,由脾气不足,不能四布津液而成。”症见神疲,面色萎黄,涎多清稀。治宜补益脾气。用补中益气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