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流注指要赋条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ST1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颈部,人迎穴直下,锁骨内端上缘,当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凹陷处。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及舌下神经袢肌支;并有颈前静脉通过,深层为颈总动脉
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·惊风辟妄》。指小儿急慢惊风。详搐条。
治则。出《素问·三部九候论》。凡属实证可用泻法祛邪。如燥屎、水饮、食滞、停痰、瘀血等症,用泻下、逐水、消导、割痰、祛瘀等法,包括针刺治疗的泻法。
见人参考条。
病名。见《古今医鉴》卷九。即走马喉风。见该条。
即湿气。因湿性重浊粘腻,每于病位停留滞着,阻碍阳气的活动,故名。
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一。即肉刺。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面根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风寒湿邪阻滞血脉所致的痹症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症见皮肤变色,皮毛枯萎,肌肉顽痹等。治宜导痹通脉,可用导痹汤、人参丸等方。②指热痹。《医宗必读·痹》:“脉痹即热痹也。”详见热痹条。③指心痹。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