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拾遗》。为壁钱幕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穴名。见犊鼻条。
①指眼眶的外后方,相当于蝶骨颞面部位。《灵枢·热病》:“热病头痛,颞颥目瘛,脉痛,善衄,厥热病也。”②即眉毛外端与眼外眦角连线的中点,为经外奇穴名。主治时邪温病,头痛眩晕,眼部疾患及面神经麻痹等,沿皮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莎草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①又称痟中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三:“吃食多而饮水少,小便少而赤黄者,痛中也。”②一名内消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三:“病消中者,不渴而多溲,一名内消。”③即中消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又名陈乾疽。由体虚风热壅结所致。生于两臂,其状如疖,肿痛难忍,甚或剧痒。治宜扶正祛邪。内服加味黄芪汤。
即唇风。详该条。
即药物发泡灸。详该条。
人体头面部七窍液体(如眼泪、鼻涕、口涎等)的通道。《灵枢·口问》:“宗脉盛则液道开,液道开,故泣涕出焉。”
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曾对孟诜《食疗本草》一书的内容进行补充达八十九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