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头风

头风

病证名。指头痛经久难愈者。《医林绳墨·头痛》:“浅而近者,名曰头痛;深而远者,名曰头风。头痛卒然而至,易于解散也,头风作止不常,愈后触感复发也。”多因患者素有痰火,风寒客之则热郁而闷痛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头痛源流》:“头风之症。素有痰饮,或栉沐取凉,或久卧当风,以致贼风入脑入项。自颈以上,耳目口鼻眉棱之间,有麻痹不仁之处。或头重,或头晕,或头皮顽厚,不自觉知,或口舌不仁,不知食味。或耳聋,或目痛,或眉棱上下掣痛,或鼻闻香极香,闻臭极臭,或只呵欠而作眩冒之状。热者消风散,冷者追风散。头风发时闷痛,必欲棉裹者,热郁也,二陈汤加酒芩,荆芥川芎薄荷石膏细辛。”头风痛在一侧者,名偏头风;两太阳脑痛者,名夹脑风;头风而见头面多汗,恶寒者,名首风。详各有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扑粉

    一种外治法所用之药粉。亦称温粉。把药物研成细粉,撒扑于皮肤上而发挥药效者。如热性病发汗后汗出不止,用煅龙骨、煅牡蛎、生黄芪、粳米,研成细粉,和匀扑身上止汗;生痱子用滑石粉扑身以爽身止痒。

  • 上腭悬痈

    病名。出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即上腭痈。详该条。

  • 口腔的上壁。分硬腭与软腭两部分。硬腭在前,以骨质为基础;软腭在后,由粘膜及肌肉组成。

  • 本草发挥

    药物学著作。4卷。明·徐彦纯撰。书成于明初、本书卷1~3将药物分为金石、草、木、人、兽、虫、鱼、果、米谷和菜共10类,收药270种;卷4为药物总论,内容多录自金、元诸医家著述中对药物的阐析与经验,作者

  • 施潢(huáng 黄)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邦宁条。

  • 杨登父

    【介绍】:见杨士瀛条。

  • 虫鼓

    鼓胀之一。《石室秘录》卷六:“虫鼓,微小腹作痛,而四肢浮胀不十分之甚,面色红而带点如虫蚀之象,眼下无卧蚕微肿之形,此是虫鼓也。”参见虫胀、虫积腹胀条。

  • 少阳厥

    六经厥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叙厥论》:“暴聋,颊肿,胁胻拘痛,名少阳厥。……考其厥因,多以不胜乘其所胜,气不得行,遂致于逆。”参见六经厥、厥证条。

  • 脉管

    血液运行的通道。简称脉。详该条。

  • 冷痫

    病证名。又名冷涎呕吐。指泛吐痰涎,遇冷即发的病症。《证治要诀·诸嗽门》:“又有中脘伏痰,遇冷即发,俗谓之冷痫。”见冷涎呕吐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