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天门入虎口

天门入虎口

小儿推拿方法。操作方法有:①用一手拇指和食、中指相对,分别拿住小儿的虎口和掌根部天门穴,另一手握住肘部,进行摇动。有顺气作用。见《小儿按摩经》。②自小儿手掌八卦中的乾宫穴,经坎、艮部按至虎口处。有清脾作用。见《小儿按摩经》。③自小儿食指桡侧缘远端横纹处的命关穴推至虎口处。或从小儿拇指端推至虎口处。有健脾、止泻、发汗、通气血等作用。见《秘传推拿妙诀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尚药局直长

    唐代医官职称。共设4名,官阶正七品上。

  • 澄园医类

    见伤寒类证条。

  • 鼠胎

    见顾允若《妇科辑要》卷四:“有妊娠按月经来,而无伤胎元者,名曰盛胎,俗名鼠胎。”即激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胎记

    即胎生青记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肠澼下血

    病证名。指肠澼(痢疾古称)所致的便血。《脾胃论·肠澼下血论》:“肠澼者,为水谷与血另作一泒,如桶涌出也。”详痢疾、血痢条。

  • 声重

    即语声重浊。详该条。

  • 脐中

    经穴名,代号RN8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又名神阙。别名气舍、维会。属任脉。位于脐窝正中。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臂下动、静脉。主治中风脱症,腹痛,泄泻,痢疾,脱肛,水肿等。禁针。艾炷灸(隔盐或姜)7~

  • 主辅佐使

    即主药、辅药、佐药、使药。详君臣佐使条。

  • 高者抑之

    治则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对向上冲逆之证要用降逆下气的方药来抑制。例如肺气上逆,咳嗽、痰多、气喘、胸膈胀闷,用降逆下气法,如三子养亲汤;胃气上逆,恶心、呕吐、呃逆,用和胃降逆法,如橘皮竹茹汤。

  • 证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醋咽证治》。嘈杂之简称,俗称心嘈。详嘈杂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