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天池

天池

经穴名。代号PC1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天会。属手厥阴心包经。手足厥阴少阳之会。位于胸部第四肋间隙,当乳头外侧1寸处。另说“在乳后同身寸之二寸”(《素问·气府论》王冰注);“在乳后一寸,下五分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胸前神经肌支,第四肋间神经和胸腹壁静脉,胸外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心烦胸满,胁肋疼痛,瘰疬,腋下肿痛等。斜刺0.3~0.5寸,禁深刺艾炷灸3壮,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②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承浆,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反花疮

    病名。即翻花疮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五。由肝火血燥生风所致。症见生疮溃后,胬肉由疮口突出,其状如菌,头大蒂小,愈努愈反。痛痒不著,触损则流血不止。治宜养血疏肝化瘀。内服逍遥散,外用千金散腐蚀法;或用

  • 弹腿

    练功方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并足站立,两手叉腰,屈髋膝跷足,迅速蹬出后再收回,左右交替往复。适用于膝部陈伤。

  • 谷道痒

    证名。指肛门搔痒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谷道痒者,由胃弱肠虚,则蛲虫下侵谷道,重者食于肛门,轻者但痒也。”参见蛲虫病、肛头痒痛等条。

  • 种玉

    出《广嗣纪要》。即种子。详该条。

  • 述古斋医书三种

    丛书名。清·张振鋆辑。刊于1889年。内容为《厘正按摩要术》、《鬻婴提要说》(不著撰人)、《痧喉正义》。

  • 神明

    ①指神或精神。《素问·灵兰秘典论》:“心者,君主之官也,神明出焉。”②指日月星辰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论言天地之动静,神明为之纪。”

  • 回生集

    医方著作。2卷。清·陈杰辑。刊于1807年。作者於自序中有托名“请乩”之说,但选方以民间验方为主。卷上为内科诸病验方;卷下为外症、女科、小儿等病,共400余方。现有《珍本医书集成》本。此外,陈氏另有《

  • 寒胀

    胀病之一。《兰室秘藏·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论》中载有寒胀:“如或多食寒凉及脾胃久虚之人,胃中寒则胀满,或藏寒生满病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肿胀》:“胀病有七,医旨曰:一曰寒胀,腹满濡时减,吐利厥冷,宜温之。”

  • 经络感传现象

    又称经络现象、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。指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病症。这种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针刺、艾灸、通电、按压等刺激穴位或在气功练功的过程中产生。经络感传的性质,因刺激原和

  • 黄连藤

    ①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古山龙之别名。②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为黄藤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