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元医案
见叶氏医案存真条
见叶氏医案存真条
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六。即五风变内障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幼幼集成》。指婴幼儿感受寒邪而引起的急性发热性疾病。初起寒邪在表,恶寒,身热,无汗,沉迷;如表寒化热,则必热势增高,心烦,口渴;如便秘,小便黄涩者,则为热邪传里之候。初起表寒,治宜辛温解表
见《东北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玉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毛世洪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由风热郁肺,发于肌肤所致。多发四肢及胸胁部位,初起丘疹,剧痒难忍,久搔成疮,甚则渗出鲜血。治宜清热疏风止痒,内服消风散或防风通圣散。亦可用紫草15克、板蓝根30克煎汤内服。外
出《经效产宝》。即临产。因古代产妇临产时,有的是坐在草蓐上分娩,故名。
干燥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皮寒热者,不可附席,毛发焦,鼻槁腊。”
即拔罐法。因古代用兽角做拔罐疗法的器具,故称。详拔罐法条。
见《滇南本草》。为瓠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世补斋医书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