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即鼻衄。①伤寒阳明热盛时的鼻衄,同时衄后阳明之热随之而解者,称为红汗。《三指禅》卷二:“伤寒鼻衄,名曰红汗。热随血解。不必止血,亦不必再发汗。”②泛指一般鼻衄者。《伤寒家秘的本》:“俗人以血为
病证名。见赵献可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伤食。详该条。
详血寒条。
见踝骨条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蝴蝶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系黄帝和岐伯的合称。参见岐黄、岐伯、黄帝等条。
为人指甲之别名,见《眼科龙木论》。详该条。
出《证治准绳·痘疮》。即贯脓。详该条。
证名,出《灵枢·经脉篇》。又称小便频数,详该条。
体表部位,指尾骶部。亦作尻骨的简称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太阳之正……其一道下尻五寸,别入于肛。”参见尾骶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