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西民间常用草药》。即玉龙鞭,详该条。
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杨氏提纲》、《杨氏提纲全书》。清·杨旦升辑。刊于1728年。四卷。本书大多据《伤寒论》、《景岳全书》、《本草纲目》摘录,分门类编。卷1记述阴阳五行、四诊等;卷2~4按伤寒、妇科、儿科、外科
唐代医官职称。共设4名,官阶正七品上。
五行归类中,肝属木,木郁即肝郁,由于肝郁引起肝阴亏损,或素有内热而出现肝火症状,故称。临床表现有头痛、眩晕、面赤、目痛、呕血、咳血,性情暴躁,甚则发狂等。
病名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:“即伤风,称为小者,别于伤寒之中风也。”参见伤风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海龙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五臭之一,臊为木臭,入通于肝,故为肝之臭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东方青色,入通于肝,……其类木,……其臭臊。”临床上病人的排泄物如小便、白带、汗液等出现腥臭,常是肝经湿热下注的征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松花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