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大惑论

大惑论

灵枢经》篇名。惑,迷乱眩晕之谓;大,言其甚也。本篇论述了登高俯视则惑的道理,以及善忘善饥不嗜食不得卧、不得视、多卧、少卧等病证。而对于惑的讨论尤为详尽,故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席珍子

    【介绍】:见王钖鑫条。

  • 麻蓝

    出《吴普本草》。为麻蕡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口寸

    同身寸之一。以患者本人两口角间宽度为1寸量取穴位,故名。《肘后备急方》救卒客忤死方:“又方,以绳横度其人口,以度其脐,去四面各一处,灸各三壮。”又《千金要方》:“风眩……灸法,以绳横度口至两边,既得口

  • 指风毒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。即青蛇头。见该条。

  • 毫毛

    ①皮肤上的细毛。《灵枢·五变》:“循毫毛而入腠理。”②眉中的长毛。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血气盛则美眉,眉有毫毛。”

  • 田云槎(chà 查)

    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宗汉。汉川(今湖北汉阳)人。根据《伤寒》、《金匮》论述,撰成《伏阴论》(又名《医寄伏阴论》)一书(1888年),认为此证为先有阴霾天气,淫雨连绵,人感受阴寒雨邪而致,病象多寒,故

  • 翻皮疮

    病证名。见《保婴易知录》。指眼皮外翻,如以舌舐唇之状。治以熟石膏、栀子仁、生甘草、防风(酒拌微炒)、豨莶草(酒蒸晒干),研末,煎汤口服或外用洗疮。

  • 甘蒲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香蒲,详该条。

  • 温养

    补法之一。用温性药物补养正气的治法。多用于脏腑虚弱而偏于阳虚的病证。如四君子汤补气益脾。

  • 气结腹痛

    病证名。指气滞郁结所致的腹痛。亦称气滞腹痛。《症因脉治·腹痛论》:“气结腹痛之症,胸腹胀满,痛应心背,矢气则痛减,气闭则痛甚,服破气之药稍减,服补气之药则愈痛,此气结腹痛之症也。”多因七情郁结,气食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