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吊兰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石仙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石仙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婆婆指甲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危亦林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乌泡刺根之简称,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梁翰芬《眼科学讲义》。即目飞血,详该条。
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四方。五倍子适量。为细末,米醋熬膏,先抓破患处,后将膏敷上。治顽癣。
病名。出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胬肉攀睛。详该条。
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二方。朱砂(研)、黄丹(飞)、白面各等分。为末,取蟾酥揉作丸,麦粒大,每用一丸,先刺破疮,放药在疮口内,以水沉膏贴之,再用五至七丸,葱汤送下,发汗即愈。治疔疮走黄。
见《中医杂志》,(12):812,1958。为桃南瓜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慎斋遗书》卷九。多由邪袭少阳,肝胆湿热蕴结,或痰瘀阻滞所致。有外感、内伤之分。《杂症会心录》卷下:“两胁之痛皆属肝胆为病。内伤者,不外气血两端,外感者,责在少阳一经而已。”治宜和解少阳,行气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石菖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