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普济本事方》卷一。又名中腑。详该条。
见梅师方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泛指一切咽喉病的总称。参阅有关各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即毖骨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公孙光条。
又称补气解表。是对平素气虚而患外感表证的治法。症见头痛、恶寒、发热、咳嗽、咯痰、鼻涕粘稠、胸膈满闷、脉弱无汗,处方由补气药与解表药组成,如参苏饮。
病证名。见《血证论》。妇人有胎,复得咳嗽,发热骨蒸,或吐血,或梦交,名为抱儿痨。多因孕妇平素阴虚,孕后血聚养胎,耗其气血,阴血不能上承,肺阴亏损,出现咳嗽,甚则五心烦热,胎动不安。如久嗽不愈,可成痨嗽
①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青葙之别名。②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青蒿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①十三鬼穴之一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承浆穴。②经穴别名。《千金翼方》:“邪病语不止及诸杂候,人中主之,一名鬼市。”即水沟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