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慈航集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十四。即瘫痪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徐芳洲条。
证名。见《丹溪心法》卷四。即眉棱骨痛。详该条。
即砭石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:“镵石、针艾治其外也。”
皮色枯槁无华。见于久病、津液气血严重耗损的患者。《灵枢·决气》:“液脱者,骨属屈伸不利,色夭。”参夭然不泽条。
见《山东中草药手册》。为分心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称皮刺疗法、小儿针疗法。是指用皮肤针刺激机体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,具有多针、浅刺及刺激面广的特点。因所用的针具不同,又分别有“七星针疗法”、“梅花针疗法”、“滚刺疗法”等名称。临床操作时,选定适宜针
隔饼灸之一。用胡椒末和面粉等量,调制成3毫米厚的薄饼,中央按成凹陷,放入药末(丁香、肉桂、麝香等分)少许,上置艾炷施灸。适用于风湿痹痛,肌肤麻木等症。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橹罟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