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王肯堂条。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真传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诊法。出《素问·方盛衰论》。度,衡量测度。古代有脉度、脏度、肉度、筋度、俞度等五度,五度有虚有实,合称十度。用针前,先辨别十度,可以较准确地进行补泻刺法。参见各条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。指上腹部剧烈疼痛,按之坚硬如石的病症。多见于外科急腹症及一部分内科急症。
经穴分类名。指十五络脉从本经(脉)别出之处的穴位(见表)。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,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、里病及表,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;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、后、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、
同额。详该条。
见痧法备旨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即蚕豆茎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为金代名医刘完素三传弟子,著《加减方》1卷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