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龙眼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即捧耳摇头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痟通“消”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。即消渴,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没食子,详该条。
见《医学准绳六要》。即牙齿之埋于牙龈部分者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。亦名求嗣。指不孕妇女要求生育。
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。②指阴寒盛于内,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。
①六淫之一。《素问·天元纪大论》:“太阴之上,湿气主之。”湿气,为长夏的主气。湿属阴邪,性质重浊而粘腻,能阻滞气的活动,影响脾的运化。外感湿邪,常见体重腰痠,四肢困倦,关节肌肉疼痛,痛处不移。湿浊内阻
化痰法之一。适宜于风、痰相兼的病理。常见有:①风邪外束,肺气不利,以致气壅痰升。出现头目昏痛,咳嗽多痰,脉浮缓等症。治宜祛风化痰止嗽。②内风(肝风)挟痰,由于湿浊不化,凝而为痰;或火热内炽,炼液为痰。
病名。痘,包括天花和水痘。指产后适逢出痘。治宜大补荣卫为主,方用大补汤(黄芪、熟地、川芎、白芍、官桂、茯苓、人参、当归)。若痘出多者,则加连翘、大力子等;大便泻者,则加肉豆蔻、炮姜等。余按常例治。现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