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维

四维

①指四肢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于气,为肿,四维相代,阳气乃竭”。②指东南、东北、西南、西北四方,又称四隅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水不及,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,则不时有和风生发之应。”③指四季中各季最后一月,即辰、戍、丑、未月——三、六、九、十二月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谨按四维,斥候皆归。”④指筋、骨、血、肉。(见王冰注《黄帝内经素问》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竹叶地丁

    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瓜子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间接灸

    艾炷灸之一种。指艾炷与穴位皮肤之间衬隔物品的灸法。故又称间隔灸,隔物灸。通常以生姜、大蒜等一类辛温芳香的药物作衬隔,具有加强温通经络的作用,而不使艾火直接灼伤皮肤。间接灸的种类很多,其名称通常随所垫隔

  • 妙贴散

    《外科正宗》卷一方。原名真君妙贴散。硫黄末十斤,荞麦面、白面各五斤。以清水微拌,干湿得宜,作成薄片,单纸包裹,风中阴干,用时再研细,清水调敷患处;皮破血流湿烂者,麻油调敷;天泡、火丹、酒刺,以靛汁调搽

  • 消毒化斑汤

    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方。羌活、升麻、防风、麻黄各五分,黄连、当归、酒黄柏、连翘各三分,藁本、酒黄芩、生地黄、炒苍术、川芎、柴胡各二分,细辛、白术、生黄芩、陈皮、生甘草、苏木、葛根各一分,吴茱萸、红

  • 八纲辨证

    辨证的基本方法之一。运用阴阳、表里、寒热、虚实八纲,对病证进行分析、归纳,为施治提供依据。表里辨病位的浅深;寒热辨病证的性质;虚实辨邪正的盛衰;阴阳则是统摄其他六纲的总纲。表、热、实属阳,里、寒、虚属

  • 伤寒论集成

    书名。10卷,日本·山田正珍撰于1789年。作者据宋·高保衡、林亿的《伤寒论》校订本,广泛参阅古今《伤寒论》注本(包括日本医家的几种注本),予以辨析、选注、删繁、考订,并将所有条文编列序号,计408条

  • 尚论篇

    书名。原名《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》,文繁难举,省称《尚论篇》。8卷。清·喻昌撰。于1648年。本书主要参考《伤寒论条辨》,但编次有所不同,内容有所补正。喻氏以冬伤于寒、春伤于湿、夏秋伤于暑

  • 重录增补经验喉科紫珍集

    见喉科紫珍集条。

  • 丁福保

    【生卒】:1873~1950【介绍】:近代医家。字仲祜。江苏无锡人。曾在京师译学馆任教,对医学基础及临床均有研究。编有《丁氏医学丛书》,并自日本大量翻译西医各科书籍,其内容包罗甚广,包括西医临床各科及

  • 医宗粹言

    综合性医书。14卷。明·罗周彦撰。刊于1612年。前列总论,分述阴阳、脏腑、病机、伤寒、运气、摄生等内容。卷1~2元气论;卷3补订吴鹤皋《脉语》;卷4药性论;卷5~6用药准绳;卷7~10四时方论(以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