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善怒

善怒

证名。又称喜怒、怒。指容易发怒甚至无故自怒之症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肝病者,两胁下痛少腹,令人善怒。”肝实气滞者,善怒而胁痛腹满。治宜疏泄,用香甘散生铁落饮柴胡疏肝散四磨汤等方。血少肝燥者,稍有刺激即怒甚。治宜养血柔肝,用解怒平肝汤、加味归芍汤等方。肾水不足,水亏肝旺者,症见心烦易怒,至夜口干舌燥,睡眠短少。治宜滋水柔肝,用润肝汤、萸芍地黄汤等方。参见怒伤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气促

    证名。呼吸短促。多属虚证。《罗氏会约医镜》卷九:“促者,即经之所谓短气者也。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,似喘而无声,亦不抬肩,劳动则甚,此肾经元气虚也。盖肾为气之根,主精髓而在下焦,若真阴亏损,则精不化气,下

  • 胁窌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章门,见该条。

  • 锡麟宝训

    见保赤汇编条。

  • 少冲

    经穴名。代号HT9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经始。属手少阴心经。井(木)穴。位于小指桡侧指甲角旁0.1寸。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、静脉所形成的动、静脉网。主治发热,昏迷,晕厥,心痛

  • 腿痛

    证名。指腿部肌肉、筋脉或关节间作痛。《张氏医通·腿痛》:“腿痛亦属六经。……痛有血虚、血寒、寒湿、风湿、湿热流注、阴虚阳虚、肾虚风袭之殊。”因寒者,症见腿痛轻甚,或麻,或肿,恶寒喜暖,宜温散为主,方用

  • 西青果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藏青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拯阳汤

    ①《罗氏会约医镜》卷九方。蜜炙黄芪一两,白术三钱,附子二至三钱,干姜(炒黄)一钱半,炙甘草一钱,熟地黄一两,当归身三钱。水煎服。功能益气固脱。治血脱气亦随之而脱,以致昏愦者。方中加人参更佳;若泄泻,去

  • 指脉

    即小儿食指三关的脉纹。出《古今医鉴》。要知虎口气脉纹,倒指看纹分五色。黄红安乐五脏和,红紫依稀有损益。紫青伤食多虚烦,青黑纹时证候逆。参见小儿指纹条。

  • 女科摘要

    见傅青主女科条。

  • 上品

    《神农本草经》药物分类法中之一类。详三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