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唇针麻醉

唇针麻醉

针刺麻醉法之一。指按针麻要求,针刺唇部人中承浆二穴以进行各种手术的方法。目前主要用于纵膈肿瘤切除、脾切除、胆囊切除、阑尾切除、疝修补等手术。一般取用30~32号毫针,以15度角斜刺进针。人中穴向上刺入约1寸至鼻中膈软骨下;承浆穴沿下唇缘中点向下刺入约1寸左右,多采用缓慢捻转手法,得气后接上电麻仪,负极接上唇,正极接下唇,频率每秒钟为120~200次,以唇部肌肉微微颤动为宜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坎气

    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脐带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火丹瘾疹

    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五十下酪。即丹毒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外因

    病因分类之一。一般指外感六淫之邪。参三因条。

  • 诊脉入门

   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
  • 鸣蝉

    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蚱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交骨

    ①推拿穴位。出《推拿仙术》。一手有两穴,分别位于腕部阴池和阳池旁。治急慢惊风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取穴·阳掌图注》:“掌根上为阳池,下为阴池,二池旁为交骨。”②指妇女的骶尾关节部。参见交骨不开条。

  • 三虫病

    病名。长虫病、赤虫病、蛲虫病的合称。《诸病源候论·三虫候》:“三虫者,长虫、赤虫、蛲虫也。……此既是九虫内之三者,而今别立名,当以其三种偏发动成病,故谓之三虫也。”治宜白蔹丸等方。(见《太平圣惠方》)

  • 大头天行

    瘟疫的一种。见《丹溪心法·瘟疫》。即大头瘟、时毒、鸬鹚瘟。《医学正传·瘟疫》:“大头天行病,从颐颔肿热者,又名鸬鹚瘟。东垣有方用羌活、酒炒黄芩、酒蒸大黄加减。”亦可用芩连消毒汤等方。参见大头瘟、鸬鹚瘟

  • 七椎

    指第七胸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七椎下间主肾热。”

  • 麻证燥痒

    病证名。麻疹后期全身燥痒。元·滑伯仁《麻证新书》:“麻证燥痒,乃是风邪外袭,皮肤燥烈之故。其证多在将收、收后时,因而得此燥痒,即用紫背浮萍加胆矾熏洗。”内服滋润活血熄风之剂,如生地黄、白芍、菊花、蝉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