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吐蛔痧

猜你喜欢

  • 外台走马汤

    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走马汤,见该条。

  • 肝为刚脏

    见《临证指南医案·郁》。肝体阴而用阳,喜条达舒畅,既恶抑郁,也忌过亢。肝为将军之官,其刚强之性,主要体现在肝气方面。肝气太过,易于急躁、发怒;肝气不足,则使人恐惧胆怯。

  • 降气

    理气法之一。又称下气。是治疗气上逆的方法。适用于喘咳、呃逆等症。常用药物如苏子、旋覆花、半夏、丁香、代赭石等。降逆下气亦属于本法范围。

  • 是期的异体字。《说文·月部·期》段注:“朞借为期年、期月字。”详“期日”条。

  • 楸白皮

    出《备急干金要方》。为楸木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本草纲目万方类编

    书名。又名《万方类编》。32卷。清·曹绳彦辑。刊于1800年。辑者以《本草万方针线》对《本草纲目》中附方的分类及次序为基础,逐条将原文抄录汇编而成。共分107门,11713方。本书将《本草纲目》所附单

  • 长虫

    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。即蛔虫。详蛔虫病条。

  • 狗屎灵香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臭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泉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千金翼方》。位于耻骨联合上缘(曲骨)旁开3寸处(《中国针灸学》)。主治偏坠,睾丸炎等。直刺0.3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  • 粉葛

    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本便方》。为葛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