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右苇散

右苇散

①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七引《集验方》方。又名石苇瞿麦散。石苇、葵子各二两,瞿麦一两,滑石五两,车前子三两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,日三服。功能清热利水通淋。治淋病小便不利,溺时刺痛。②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七引《古今录验方》方。通草、石苇、滑石、炙甘草当归各二两,王不留行一两,白术、瞿麦、芍药、葵子各三两。为细末,每服二钱,小麦煎汤食前送下,日三服。功能清热利水,活血通淋。治膀胱有热,致患石淋劳淋热淋小便淋沥频数,胞中满急,脐腹疼痛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疝瘕

    病名。《素问·玉机真脏论》:“脾传之肾,病名曰疝瘕。”又名瘕疝、蛊。因风邪化热传于下焦,与湿相合而致,其症小腹部热痛,溺窍流出白色粘液,宜用五苓散之类。因风寒与腹内气血相结而致。症为腹皮隆起,推之可移

  • 短气不足以息

    指呼吸短促困难。《金匮要略·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平人无寒热,短气不足以息者,实也。”《金匮要略心典》卷中:“无寒热,无新邪也,而乃短气不足以息,当是里气暴实,或痰或食或饮,碍其升降之气而然。盖

  • 靳邵

    【介绍】:晋代医生。一作靳邵。精于经方本草,但迎合服食之风制五石散,为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所推重。

  • 中都

    ①经穴名。代号LR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中郄、太阴。属足厥阴肝经。足厥阴之郄穴。位于内踝尖上7寸,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处。布有隐神经的分支及大隐静脉。主治月经不调,崩漏,带下,疝气,少腹痛,遗精,泄痢

  • 大敦

    经穴名。代号LR1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水泉,大顺。属足厥阴肝经。井(木)穴。位于趾外侧,趾甲角旁0.1寸处。一说“足大指爪甲根后四分节前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及趾背动、静脉。主治

  • 随军茶

    出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胡枝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唐临

    【介绍】:参见苏敬条。

  • 石窝蛋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马骝卵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四肢缓弱

    证名。指四肢弛软无力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八。多见于中风、痿、痹等症。参见各有关条。

  • 大肠手阳明之脉

    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阳明大肠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