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诗词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发泡灸

猜你喜欢

  • 干蟾皮

    见《药籢启秘》。为蟾蜍皮之处方名。详该条。

  • 直肠

    ①大肠末段,以其直通肛门,故名。②承筋穴之别名。见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小腿后面,当腘横纹中点直下5寸处。③古病名。又称直肠泻。《证治要诀·大小腑门》:“药食方入口而即下者,名曰直肠。”

  • 外痔

    病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三。为生于肛门齿线以下的痔。一般无痛感,多不出血,局部有肿核突起,日久皮瓣赘生,肛门部有异物感,炎症时疼痛明显。分血栓性外痔、赘皮外痔、静脉曲张性外痔及炎性外痔四种。以外治为

  • 滂藤

    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咽唾

    养生术语。亦称嗽玉津。即咽下唾液,《神仙传·彭祖》:“舐唇咽唾,服气数十,乃起行言笑。”

  • 大发

    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胖大海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坤地廓

   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,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命名者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地廓。详该条。

  • 化骨莲

    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玉簪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暴病

    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急而重的病症,亦可指急性病、新发病。

  • 灰中苔

    舌中央见灰色苔。多见于寒热夹杂的吐蛔症,伴有消渴、气上冲心,饥不欲食,食即吐蛔等证。宜安蛔止痛。亦有见于实热里证者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