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见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一。即鬼击。详该条。
耗散的元气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散气可收,聚气可布。”
病名。见《文堂集验方》卷一。即黑痧。详该条。
指沿经络路线出现的一种感觉传导现象。参见经络感传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世勣条。
骨名。即脊柱骨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即胃气虚。指胃气虚弱所出现的证候。《诸病源候论·胃病候》:“胃气不足,则饥而不受水谷,飧泄,呕逆,是为胃气虚也。”治宜益气建中。选用小建中汤,补中益气汤等方。参见胃病条。
指肢体的屈伸举动等活动功能减弱或丧失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卫气虚则不用。”《类经》十五卷注:“不用,不能举动也。”
①火热炽盛。《素问·疟论》、《灵枢·逆顺》:“无刺熇熇之热。”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足太阳之疟……熇熇喝喝然。”②喻性格热情。《灵枢·行针》:“重阳之人,熇熇高高。”
即指压行气法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