鼓膜之俗称。在耳孔之底,系传导声音之重要器官。参见耳及皮膜条。
即保健功。见该条。
指与脏、腑、气、血、筋、脉、骨、髓八者有较密切关系的八个穴位。详八会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产后狂越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》。为紫金龙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五脏之气输注于背部的五个(背)俞穴。《灵枢·背腧》:“愿闻五脏之腧。”所指即肺俞、心俞、肝俞、脾俞和肾俞五穴。因这些穴位与五脏之气相通,故名。临床上具有诊察和治疗本脏病证的作用。
病证名。指天行燥烈,燥火伤肺所致的咳嗽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伤燥咳嗽之症,口渴唇焦,烦热引饮,吐痰不出,或带血缕,二便带赤,喘急咳嗽。”治用石膏泻白散、清燥救肺汤、人参白虎汤等方。《医门法律·咳嗽门》
指午时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日中而阳陇为重阳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
性传播疾病之一。属祖国医学的膏淋范畴。多由交媾不洁,外受湿热邪毒,或过食肥甘辛热之品,积湿生热,蕴结下焦,膀胱气化不利所致。证见尿道口红肿,小便频数,短涩不利,滴沥刺痛,尿液混浊,如脂如膏,甚则排尿困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九节茶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