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冬青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戌时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冬人定,夏晏食。”
《痧胀玉衡》卷下方。又名二十九号升象方。苏木二两,白蒺藜、红花、玄胡索、桃仁各一两,独活三钱,五灵脂七钱,降香、姜黄、赤芍药各六钱,大黄五钱,乌药、三棱、莪术、陈皮、青皮、皂角刺、香附(酒炒)各四钱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为芜菁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日用本草》。为栗毛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独活之别名。②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银线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治疗夏季暑湿病的基本方法。暑多挟湿,故清暑常须利湿。症见发热、心烦、口渴、小便不利者,用六一散、薏苡竹叶散。
病名。生长在皮肤上的赘瘤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由于肝失血荣,以致筋气外发而生。本病初起如赤豆大,质硬,时久表面微呈枯槁,逐渐碎裂,蓬松如刺,形如花蕊。多发于手、足、头皮、胸乳等处。治疗:根蒂细小者,用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见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。为痘疮收靥时发热的证候。详收靥条。